这是久违的舒畅,让她欢喜不已。
林小福看到娘一天天好起来,也很高兴。
赵子诚挑了两趟水,见馒头还没好,便又去挑水,把水缸挑满,再把水桶也装满。
林小福和林小春则去河边洗衣。
等她们洗衣回来,厨房里馒头飘香,小弟正好朝外张望,看到她们回来顿时开心地喊了起来。
“大姐!二姐!馒头香了!”
“等我们把衣裳晒了再吃。”林小福莞尔。
何时起,吃个馒头都能让人这般高兴而充满了幸福感?
虽说穿越到这世界里已没有选择,但她还是更喜欢在林家的生活,赵家就算每天早上有馒头吃,她也不乐意。
晾好衣裳后走进厨房,就看到赵子诚已经将一些干笋、干木耳和干小鱼装了半篓,一只小瓦坛子搁在背篓旁边。
“媳妇儿,时间不早了,馒头我就在路上吃吧。”赵子诚说道。
“那你把汤喝一些。”林小福连忙去拿碗盛汤。
“我不喝了,你留着给娘和小的们喝。”赵子诚连忙摆手,他打算只拿四个馒头在路上边走边吃。
去找师父
“不行,这个也是补血的。”林小福不依,端了一碗到赵子诚面前。
其他人听得茫然,但赵子诚却明白为何,于是接过碗几口吃了。
“我走了,这次一定把手艺学好。”
赵子诚将碗递给林小福,便去拿背篓和坛子,又扭头看了林小福一眼,意有所指地说道。
“记住你自己的话。”林小福也认真地叮嘱着。
希望这次师父不要又带着这家伙出去做危险的事情,若是再受伤回来,她怕控制不住自己的拳头。
赵子诚微微一笑,便和林余氏打了声招呼,就大步出门了。
“我要是也有师父就好了。”林小禄忽然羡慕地嘀咕了一声。
他知道大姐夫是去找师父,师父太厉害了,又会打猎,又会武功,还会打渔,还会扎盘箕。
师父什么都会,若是他也有个这么厉害的师父,他也能变得很厉害。
“村塾里的夫子,不也是师父么,教你读书写字,还有做人的道理呢。”
林小福听了不由好笑,这孩子喜欢姐夫,进而连师父也让他想要一个吗。
“对哦……”林小禄挠头,嘿嘿一笑之后却是立刻转过身,不说话了。
林小福见了心里一阵难受。
这孩子其实是想上学的吧,只是不能上学了,就想学手艺?
她想了想,走过去摸摸他的头。
“禄儿,等过几天,我去和夫子说说,看能不能提前让你回去读,欠下的束修,等采了秋茶后,咱们就有钱付了。”
“可以吗?”林小禄猛地抬头,目光希翼地望着林小福,忽又垂下头有些沮丧。
“可是欠束修这种事,还没听说过,怕是不可以的。”
“可不可以,等大姐去找了夫子再说,若是不行,咱们就不去那里上学,换个地方。”
林小福拍了拍小弟的肩膀,露出傲气的笑容。
“咱们家撑过今年,明年就有钱了,有钱吃饭,有钱买新衣,有钱读书。”
一翻话,说得林小禄的脸上也洋溢起笑容,一脸向往地开心起来。
“赶紧吃饭吧,上午你在家和娘一起照顾干货,再把学过的字都练练,背过的书也要背一背,别等回了塾里,还不如启蒙娃呢。”
林小福见小弟开心起来,便拉着他去洗手,再把馒头拿出来让他端到桌上去,又去盛汤。
这个红枣鸡蛋汤本身就是补气血和营养的,而她加的料也真的是补气血的,这样也更大程度激发了红枣和鸡蛋本身的功效。
自从知道不久后就可以再回村塾后,林小禄的喜悦就没有停下来过,一直在和娘说这事儿。
林小春在一旁也替他开心。
吃了饭,林小福便将洗碗的任务交给了林小禄。
反正娘已经不用卧床难起了,家里小事情也能动动手,因而,林小福直接拿了一大一小两只背篓,就拉着小妹走了。
“娘,我们去挖春笋,若是回来晚了,你们自己把馒头热一热,先吃着,不用等我们。”
林小福一边往外走一边叮嘱着娘,走到院子里时,又转头叮嘱小弟。
好意提醒
“禄儿,若是坏人再来,就跑外面去喊救命,不要自己拿刀,你打不过他们的知道吗。”
求救就不能拖延,要第一时间就喊救命,而不是低估了敌人的力量,失去最佳自救的机会。
这个道理,在上回她就教过小弟小妹了。
“知道啦,大姐你们快去吧,早点回来吃饭。”
林小禄答应着,折了一根小树枝走出厨房,蹲在院子里写字。
见小弟劲头十足地开始学习了,林小福莞尔一笑,便与小妹一起出门,循原路直奔竹林